0%

重返布拉格 | 城堡,街头

上篇说到,两年时间过去,再次回忆起来,却又有一种回到了布拉格的感觉,因此这系列叫重返布拉格,上篇是写旧城广场,这篇则是在布拉格城堡,以及布拉格的大街小巷。

布拉格城堡

布拉格城堡(Pražský hrad),不是某一座城堡,而是山上城墙围起来的一块区域,曾经是波西米亚公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的政治中心。城堡区域内有圣维特大教堂,旧皇宫,黄金巷等景点,完全可以逛一整天;而我由于是第一天下午来的,所以在第二天又来了一趟。

DSCF2610

下午三点的阳光从圣维特教堂的尖顶上斜射下来。尖塔,拱顶与浮雕,典型的哥特式风格,虽然并不是所见最壮观的教堂,却也足够堂皇庄严。站在教堂巨大的穹顶之下,阳光透过巨大的彩绘玻璃窗照射在拱柱上,感觉身边拥挤的人潮仿佛也安静了下来,沉寂在历史的喧嚣中。

DSCF2614

DSCF2615

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教堂四周的彩绘玻璃窗,据说其中有一面是捷克国宝画家穆夏(Mucha)的作品。即便单纯从艺术的角度看,这些也是极好的作品,但在这样恢弘的教堂里以这样一种形式呈现出来,就带上了一丝神圣的气息,即便是我这种打心底里不相信宗教的人,在面对这种场景的时候,也会被这种场景所感召而心存敬畏。

DSCF2615

DSCF2618

DSCF2619

最后是在旧城广场上的塔楼眺望城堡的日落。暮色下的布拉格城内一片安详,而夕阳的光芒让城堡的边缘变得模糊,渐渐就跟天色融为一体。

DSCF2698

街头

在布拉格度过的两天时间,去了两次塔楼和城堡,剩下的时间,就在街头转悠和逛博物馆了。其实吧,一个城市之所以能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,可能并不是那些著名的景点,而是那些街边的在普通不过的场景比如公园和咖啡馆,或者街头遇到的人。

在某一时刻,这些场景和人让人产生了一种陌生而又亲切的感觉,从而终于对这座素昧平生的城市产生了一点点依恋感。可能这一点依恋感,正是在重温这座城市的回忆时感到温暖的原因。

列侬墙

从城堡上下来,在往查理大桥的路上,有一面著名的涂鸦墙,就是列侬墙

1980年12月8日,约翰·列侬在纽约遇刺。

得知噩耗,一名捷克艺术家在这堵墙上绘制了列侬的画像,并为它配上披头士的歌词。很快,此处成为列侬拥趸的朝圣地,鲜花、蜡烛和诗歌让它变得色彩斑斓,“列侬墙”从此声名鹊起。

在彼时的捷克斯洛伐克,列侬和披头士都是“自由主义思潮”的象征,被执政当局视为西方“不共戴天的无耻渗透”。因此,市民们的涂鸦被视作变相抗议,很快被粉刷干净。然而,无论当局如何努力,都无法阻止涂鸦一波接一波地在墙上绽放,“列侬墙”的名声也不胫而走,成了那个特殊时代里自由和权利的象征。

某种程度上,它反映出 Beatles 对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。

约翰·列侬本人从来没到过捷克,但他曾真切地影响了一代捷克人。

1968年,当披头士乐队创作出《Revolution》和《Hey, Jude》时,试图扑灭“布拉格之春”的苏军坦克正逼近捷克边境。当时,西方流行音乐并非禁忌,捷克著名歌手玛尔塔·库碧索娃从收音机里听到了披头士的《Hey, Jude》,大受感动,遂制作了捷克语版本,歌中唱道:“人生给我们带来创痛,或在我们伤口撒盐,或毒打我们直到棒断,人生玩弄我们,但请不要伤悲。”

布拉格的电台反复播放玛尔塔翻唱的版本,这首歌被誉为“布拉格之春的旋律”。1968年11月,示威学生占领布拉格大学,反对苏军占领。为他们伴奏的正是披头士的音乐。1969年4月,随着杜布切克下台,捷克的改革半途夭折。收听和演奏西方流行音乐被当局严令禁止,但是《Hey, Jude》与披头士,已在布拉格人心中有了与众不同的含义。

即便是在『天鹅绒革命』之后,捷克脱离了苏联的控制之后,这堵墙也从未褪色。

彼时,在沉闷的捷克社会,约翰·列侬被视为抵抗和希望的象征,人们把“列侬墙”作为表达不满和失望的工具。面对市民们的自发行动,布拉格市政当局一筹莫展,他们能做的就是一遍又一遍地将这堵墙刷白。

神奇的是,这堵墙总是在被粉刷的第二天就再次鲜艳地展示出列侬像、诗歌、鲜花和对自由的赞美。监控摄像头抑或巡逻的警察,都无法限制人们自我表达的欲望。

而现在,它更多的作用是表达对世界和平的渴望,正如《Imagine》里所唱的一样。

有趣的是,在 2014 年 11 月 17 日,这堵墙曾经被一群学生短暂刷白过,空荡荡的墙上只留下了一句标语『Wall is over』。但不到几天又被画满,那句留言也被改成了『War is over』。

在捷克人看来,“列侬墙”是布拉格无可争议的城市名片——集合了祖先的文明和旧世界的魅力,并且在不断地自我刷新、跟上时代。捷克脱离苏联摆布后,“列侬墙”并未复制柏林墙的命运,而是屹立不倒,继续扮演着声援世界各地民权人士、呼唤和平的载体。

最诱人的是,从没有谁在它前面拉上隔离绳,人人都可以接近它、触摸它、丰富它。

“列侬墙”永远在变,凝聚着艺术家的想像和游客的体验,也无声地传递着一条信息:无论政治气氛和社会风气怎样,理想主义和梦想家永远会获得一个角落,与现状斗争到底。

DSCF2643

这张图片,是 2019 年 4 月 21 日列侬墙的样子。我觉得这个景点的魅力在于,每一天,甚至一天中的不同时间看到的它的样子都是不一样的,所以每个人心中的它的形象都可能是不一样的。它是流动的,也是不变的,也可以这样说,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堵列侬墙。

查理大桥

查理大桥在穿城而过的伏尔塔瓦河上,由查理四世始建于1357年,历经六百多年的风雨和纳粹的战火而幸存至今。这座桥最有特点的地方在,桥两边的30座雕塑,饱经风霜的它们就算沉默不语也仿佛在诉说着历史,又或者只是望着每天在上面来来往往的人群,静静地守护着这座城市。

青旅的老板跟我说,不在这座桥上走过九遍就不算来过布拉格。可能这正是这座桥的魅力所在吧,傍晚的阳光洒在桥上,伏尔塔瓦河上波光粼粼,穿行在游客、小贩和街头画家的熙来攘往中,热闹而迷人,像是走进了一幅中世纪的画卷里。

DSCF2645

天空中飞机飞过,在雕像头顶画出一道白线,就像是雕像手里的权杖划出的轨迹一样。

IMG_7606

下午的阳光有些热,在街头的冰淇淋店买一个🍦,真的很好吃!

DSCF2590

春日下午阳光正好的时候地铁站旁边的草地上的人群,让人感到生活真美好。

DSCF2574

街头手里牵着气球的小孩贪看橱窗里的不知道什么东西。

Letna 公园

Letna 公园坐落在伏尔塔瓦河畔的一座山上,可以俯瞰布拉格老城以及伏尔塔瓦河上的风景,也是观赏日落的最佳场所。可惜的是,第二天来的时候,遇上了阴天,也只能远眺一下景色,无缘再看一次日落了,好在前两天已经看过足够美的日落,也不差这一次了。

公园里能看到很多散步和遛狗的人,也有不少年轻人三五成群,喝酒聊天看风景,像我这样的游客反而变成了少数。山顶曾经竖立过一尊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斯大林像,在『布拉格之春』后被炸毁,现在变成了一个艺术家 Vratislav Novak 设计的巨大节拍器。

DSCF2795

DSCF2800

DSCF2805

IMG_7751

离开公园的路上遇到的行人按钮,略作思考毅然 Reset the world.

离开公园之后就准备坐晚上的火车卧铺离开布拉格去布达佩斯了,有趣的是,走在伏尔塔瓦河上,突然吹过来一阵风把帽子吹到了河里,转眼间就被河水吞没,就当是连同这两天的美好回忆一起留在了这里吧。


下期预告:

DSCF2589

布拉格的博物馆